大棚蔬菜病害的简易识别和防治
蔬菜病害复杂,主要划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和非侵染性生理病害五大类。对蔬菜病虫害的防治,要采取无公害、综合防治策略,必要时,采用高效、低毒、无残留
一、真菌病害识别和防治
蔬菜上真菌类病害有1000种左右,常见病害200种左右。蔬菜病原真菌侵染力强,不但可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如气孔、水孔、皮孔等)侵入寄主,而且也可通过表皮直接侵入寄主为害。因此,在蔬菜各个部位(根、茎、叶、花、果实)都可发生病害症状。
1 、识别
识别蔬菜真菌性病害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
(1)在病害发生部位,出现病斑,天气湿度大(如早晨)时,病斑上有病征(如粉、霉层、黑色颗粒等)出现。如黄瓜霜霉病,发病部位主要在叶片上,形成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在病斑处长出紫黑色霉。
(2)病株枯萎、黄萎。枯萎病的病株表现为全株凋萎,根系腐烂,病株基部茎上有粉红色霉层,剖开茎基部,维管束呈褐色。如瓜类作物的枯萎病、黄萎病的病株,病叶由黄变褐,并自下而上逐渐凋萎、脱落,剖开病株的根和主茎,维管束变褐,如茄子黄萎病。
2 、防治
(1)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温汤浸种(用55-60℃的温水浸种20-30分钟)、日光曝晒、药剂浸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0分钟),浸种完毕后,用清水冲净,然后播种。
(2)棚内土壤处理。棚内土壤中土传病害如立枯、枯萎病菌等菌量大。在播种前,结合整地,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能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常用消毒方法:预防蔬菜苗期病害如立枯病、碎倒病时,在播种前,每平方米用代森锌或福美双5克加细土15公斤,混匀配成药土,播种时,先将苗床浇足底水,然后将1/3药土填底,2/3药土覆种,出苗前,土壤半干半湿。
(3)大棚消毒处理。在高温闷棚时,向棚内喷洒100倍福尔马林或300倍菌毒清液,每亩喷洒40-50公斤,可有效杀灭棚内及棚内空气中的病菌和病毒。
(4)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采取各种措施,合理控制棚内温、湿度,既有利于作物健壮生长,又能有效防止病害发生和蔓延
(5)合理安排茬口,轮作种植,避免连作。轮作方式上,水旱轮作效果最好,枯萎病重的大棚尽量不要种植瓜类和茄科作物。
(6)嫁接栽培防病。黄瓜与南瓜嫁接,是防治黄瓜枯萎病的最有效方法。
(7)药剂防治。防治真菌病害的药剂较多,使用时,应注意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杀菌剂。
二、细菌病害的识别和防治
蔬菜上细菌类病害100种左右,常见20种左右,病原细菌侵染力相对真菌来说较弱,常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寄主为害。通过加强栽培管理,能十分有效防治细菌病害的发生。 1、识别
(1)危害植株叶片时,常沿叶脉或从叶缘开始,病斑多角形,对着阳光,有透明感或病斑呈斑点状,病斑处可见菌脓。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和圆斑病。
(2)产生腐烂症状。植株根、茎腐烂,用手指轻按发病部位,有菌脓出现。如大白菜软腐病、魔芋软腐病。
(3)溃疡状。病部溃疡,病斑中央呈火山口状开裂,如番茄溃疡病。
(4)青枯症状。感病植株死亡后,叶片色泽稍淡,但仍保持绿色,植株根、茎的维管束变褐腐烂;剖茎后,用手指轻按,有乳白色粘液(菌脓)溢出。如辣椒青枯病。
2、防治
(l)种子处理。播种前,常用农用链霉素300ppm ,或50%代森铵水剂800倍液或氯霉素500倍液进行浸种,以杀灭种子所带病菌。
(2)土壤消毒处理。播种前,清除棚内病株残体,然后结合整地,每亩撒50 公斤生石灰、50 公斤草木灰、1 公斤硫磺粉,晒土2 天后,再播种;或整地时,用50%敌克松原粉1000 倍液,喷洒土壤,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3)搞好棚内管理。棚内管理主要是湿度管理,合理密植;采用半高垄地膜栽培;应用无滴膜作棚膜;灌溉时,采用滴灌,避免漫灌;早晨露水大和棚内田间湿度大时,不进行田间农事操作等措施,都能有效防止细菌病害的发生。
(4) 合理轮作。进行作物不同种类轮作,仍是防治细菌病害的有效方法。
(5)及时治虫和防止人为伤害植株,从而减少病原细菌的侵染机会。
(6)药剂防治。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常用药剂有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氯霉素、青霉素、50% DT杀菌剂、50%代森铵水剂等。
三、病毒病识别和防治
蔬菜上,病毒病害50种左右,常见10种左右。病毒侵染力很弱,只能通过微伤口侵入寄主,常借介体(如蚜虫、叶蝉等)传播病害,通过及时防治介体昆虫和加强栽培管理,是防治病毒病的最有效途径。
1、识别
植株病毒病在叶片上发生时,常发生于顶部嫩叶,症状表现为叶片花叶、黄化、卷叶、厥叶;植株表现为皱缩矮小或病茎和果实有黑色条斑,严重时开裂。如番茄条斑病毒病。此外,在高温条件下,植物病毒病会发生隐症现象。
2、防治
(1)种子消毒处理。用10%磷酸钠溶液浸种20-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可杀灭种子表面所带的病毒。
(2)适时播种,培育壮苗,适当早栽,促使植株提前进入成株期抗病阶段;加强田间栽培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作物收获后,清除病株残体,并将土壤深翻,曝晒,以减少土壤中的病毒。
(3)从蔬菜苗期,就应及时防治蚜虫和白粉虱,在害虫迁飞盛期及时施药灭虫。另外,采用紫色膜,银灰膜等多功能膜作棚膜,也能有效防止病毒病的发生。
(4)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20%病毒克星、毒消、菌毒宁、病毒特等。
四、线虫病害识别及防治
1、症状识别
植株遭受线虫侵害后,长势衰弱,植株矮小,叶片发黄,观察根部,须根多,形成许多瘤状虫瘿,手捏瘤块,组织膨松。
2、防治
(1)土壤处理。蔬菜种植前,深翻土壤30-35 厘米,施足有机肥,适当浇水后,平铺地膜,压实密封,再密闭大棚。利用夏季高温和有机肥腐熟散发的热量,使土壤15厘米以内温度高达60℃以上,连续闭棚处理半个月,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线虫。
(2)合理轮作。线虫寄主比较单一,与非寄主作物进行合理轮作,能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3)精耕细作,加强肥、水管理,促使作物健壮生长,以减轻病害发生,作物收获后,清除病株,病根于田外,并对土壤进行深翻、曝晒。
(4)药剂防治。定植前,每667平方米用3%米乐尔颗粒剂4―6 公斤拌细干土50公斤进行撒施。要蔬菜发病初期,用1.8%虫螨克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5公斤,间隔10-15天再灌根一次,能有效地控制根结线虫病的发生。
五、生理性病害
生理性病害常由于缺素、药害、肥害、低温、环境污染等原因引起。识别依据是病害大面积同时发生,发病时间短,病害在田间无逐步传染扩散现象,或者若病害仅局限于某一品种,多为该作物遗传疾病引起。对于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采取缺素补素,缺肥追肥等对症治疗原则进行防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