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贮藏期病害及防治
马铃薯是北方城镇居民冬季的主要食用蔬菜品种之一,在冬贮蔬菜的历史上一直占据着主要的份额。但在其贮藏期间,经常受到马铃薯的干腐病、环腐病、软腐病、黑心病等为害而造成损失。北方冬春季节马铃薯贮藏期间,这些病害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发生,轻者导致薯块零星腐烂,重者引起烂窖,造成较大的损失。
症状特点 马铃薯贮藏期病害病原不同,类别不一,发病的症状特点也不一致。干腐病:开始时薯块表皮局部颜色发暗、变褐色,以后病部略微凹陷,逐渐形成褶叠,呈同心环纹状皱缩;后期薯块内部变褐色,常呈空心,空腔内长满菌丝;最后薯肉变为灰褐色或深褐色,僵缩、干腐,变轻、变硬。软腐病:发病初期薯块表面出现褐色病斑,很快颜色变深、变暗,薯块内部逐渐软腐;条件适宜时,病薯很快腐烂;干燥后薯块呈灰白色粉渣状。环腐病:初时薯块表面无明显症状,贮藏一段时间后,症状逐渐明显,皮色稍暗,有时芽眼发黑,有的表面龟裂;剖切病薯块,可见维管束呈乳黄色或黄褐色的环状区域,重者可连成一圈;以手挤压,沿黄色维管束部分溢出乳黄色黏液(菌浓);重病薯块病部变黑褐色,用手挤压薯皮与薯心易于分离。黑心病:发病薯块表面症状不明显,质地不变软,薯块内部颜色变深、变暗,呈黑褐色略显放射状的病斑。
病原及发生规律 干腐病:为半知菌亚门镰孢霉属的多种真菌侵染致病,薯块内部空腔处产生的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菌可产生无色弯曲分生孢子。软腐病:由薄壁菌门欧氏杆菌的3种细菌侵染致病,菌体均为短杆状,具周生鞭毛而游动,革兰氏染色阴性。环腐病:由厚壁菌门棒形杆菌侵染致病,病薯切面维管束溢出的乳黄色黏液含有大量细菌,菌体短杆状,无鞭毛,不能游动,革兰氏染色阳性。黑心病:贮窖内温度过高引致发病。
马铃薯贮藏期病害病菌的菌体、分生孢子等可在土壤中和薯块上越冬,也可在病残体上、贮窖内和盛装容器上越冬。其中干腐病菌和抗逆性较强,存活时间较长;环腐病菌和软腐病菌均可随种薯带菌而传病。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干腐病菌还可从薯块的芽眼处侵入,引起发病。在贮窖内,病薯上产生新的病菌,可进行反复侵染,加重为害。
马铃薯贮藏期病害的发生与薯块的带菌量关系密切,贮窖内环境条件的影响也很重要,、尤以温度和通气为关键。总体上,贮窖温度在5℃―30℃范围内均可发病,以15℃―20℃为适宜条件,而25℃―30℃伴以潮湿条件易引起薯块腐烂。在贮藏初期,薯块生活力和呼吸能力较强,往往会因通风不良而使薯块处于缺氧状态,此条件恰利于厌氧性的病原细菌的侵染而加重薯块的腐烂。生理性黑心病同样是在下窖过早、贮藏温度过高、窖小或贮藏量过大的情况下易于发生。
防治措施 防治马铃薯贮藏期病害,应采取预防为主,从大田、收获、入窖和贮藏等把住各个关键环节,进行综合防治。(1)种植无病种薯,建立无病留种基地,因地制宜选种综合抗病良种。对于环腐病应在播种时进行切刀消毒,避免切刀传病。(2)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肥和钙肥,提高薯块细胞壁钙含量,增强抗病性;生长后期,加强检查,及时拔除病株;防治地下害虫,减少传病机会。(3)注意安全收获,在土壤温度低于20℃时收获,降低侵染机率;收获时尽量避免薯块机械碰伤,减少侵染通道。(4)控制贮藏条件,收获后晾晒1―2天,待薯块表面干燥后入窖贮藏;入窖时剔除病伤薯块,小堆贮藏;贮窖内初期温度控制13℃―15℃2个星期,促进伤口愈合;以后降低窖温保持在1℃―4℃,控制发病;注意保持通风干燥,避免薯块表面潮湿和窖内缺氧,减少发病。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