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的识别与防治
症状 主要侵害叶、茎和薯块。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即孢囊梗和孢子囊,尤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或烂掉。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中心24号、矮88―1―99、坝薯10号、鄂马铃薯1号、冀张薯3号、郑薯4号、抗疫1号、胜利1号、四斤黄、德友1号、同薯8号、克新1号、新芋4号、乌盟601、文胜2号、青海3号等。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2)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做到秋收入害,冬藏查害。切块、春化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3)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田块,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4)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4%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