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麦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指导意见
为加强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和秋冬季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的部署,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结合各小麦产区近年病虫发生危害实际,研究制定了2020年小麦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指导意见。
一、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节本增效”原则,深入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以合理布局抗病良种、优化农业防控措施为基础,以小麦秋播种子处理为重点,前移防控关口,有效控制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全蚀病、孢囊线虫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虫发生危害,压低小麦蚜虫、条锈病、赤霉病等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发生基数,延缓、减轻小麦苗期病虫发生危害程度,为全年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打好基础。
二、防控重点
根据近年来各小麦产区病虫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确定相应的防控重点。
黄淮海麦区:以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全蚀病、黑穗病、孢囊线虫病、黄花叶病、地下害虫和杂草为主,兼治苗期锈病、白粉病、蚜虫和灰飞虱等病虫。
长江中下游麦区:以纹枯病、黑穗病、黄花叶病、蚜虫和杂草为主,兼治灰飞虱、白粉病和地下害虫。
西南麦区:以小麦条锈病为主,兼顾白粉病、麦蚜、麦蜘蛛和地下害虫等病虫。
西北麦区:以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腥黑穗病和地下害虫等为主要防治对象,新疆麦区需兼顾雪腐叶枯病等病虫。
三、防控技术
(一)选用抗(耐)性良种。种植抗(耐)性品种是防止或减轻病虫发生危害的根本措施。西南、黄淮南部、西北等条锈病常年越冬、越夏区,应因地制宜选种优质抗病虫高产品种。西南麦区可选用绵麦、川麦、周麦系等抗病品种;黄淮南部可选用周麦、豫麦、西农系等抗锈品种;西北麦区可选用西农、天选、伊农系等抗(耐)锈品种。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等赤霉病常发区,应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具有一定抗(耐)病性的高产优质品种,避免盲目跨区域引种,降低后期赤霉病流行风险。黄淮孢囊线虫病重发区,可选种太空、中育、新麦系等抗病品种;小麦黄花叶病发生区可选种新麦、豫麦、郑麦系等抗病品种。
(二)加强农业防控措施。农业防控是控制或延缓病虫发生危害的重要措施。推行精细整地、适墒适期适量播种,以及播后镇压和及时灌溉等农艺措施,力争一播全苗、匀苗、壮苗,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同时,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等赤霉病常发区推行秸秆粉碎、深翻还田,尽量避免玉米、水稻等作物秸秆裸露在土壤表层,压低菌源基数,减轻抽穗扬花期防控压力;西北条锈病越夏区播前或播后苗前,应采取人工铲除或喷施除草剂等,清除自生麦苗和地边杂草,降低秋苗侵染几率;西南、黄淮南部等条锈病越冬区推行适期晚播,尽可能缩短秋季病菌感染时间,减少初始侵染菌源;江淮、黄淮等纹枯病重发区应避免早播,适当降低播种量,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雨后及时清沟理墒。此外,孢囊线虫重发区,应重点推广播种后和秋苗期两次镇压措施。
(三)大力推行秋播药剂拌种。秋播种子药剂处理是预防和控制土传、种传病虫和地下害虫以及苗期病虫害发生危害的关键措施。土传、种传病害重发区推行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苯醚·咯菌腈、硅噻菌胺等包衣或拌种,防治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等,兼治苗期锈病、白粉病等。地下害虫重发区推行辛硫磷、吡虫啉等拌种,或选用吡虫啉等包衣,防治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兼治孢囊线虫、苗期蚜虫、麦蜘蛛等。条锈病越夏、越冬区重点推行戊唑醇、三唑酮等药剂包衣或拌种,预防苗期条锈病、白粉病,兼治后期黑穗病。多种病虫混合发生区,可根据当地病虫发生特点,选用相应的杀菌剂、杀虫剂复配进行包衣或拌种,也可选用戊唑·吡虫啉、苯醚·咯·噻虫、烯肟·苯·噻虫等包衣;选用复配剂时,有效成分应与单剂用量大致相同。有条件地区要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采取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的微生物菌剂、白僵菌、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以及免疫诱抗剂等防治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提高作物抗病虫能力。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发动。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小麦秋冬季病虫害防控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责任落实,争取政策扶持,科学制定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精准指导服务。各地要在全面分析当地土传、种传病虫和苗期病虫发生上,确定小麦播种期重点防控对象,协调做好药剂、拌种设备和防控机械余缺调剂,指导农民科学防控。在秋播的关键时期,各地要组派精干力量深入生产一线,确保防控技术措施落实到田、服务指导落实到户。
(三)推进统防统治。各地要用好中央救灾资金,发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的作用,大力推行统一组织发动、统一技术方案、统一药剂供应、统一施药时间、统一防控行动的“五统一”防控措施,提高组织化程度,全面提高秋播拌种覆盖率和秋冬季病虫防控效果。
(四)强化宣传引导。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优势,大力宣传小麦秋冬季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性,普及防控技术,总结宣传基层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