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为鲜食玉米“保驾护航”
如今,营养丰富的鲜食玉米越来越多地走上百姓的餐桌。然而鲜食玉米种植过程中,难以避免害虫的侵袭,亚洲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等幼虫在穗期蛀食花丝茎秆,籽粒形成后蛀入穗内采食玉米籽粒,极易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管理不当蛀穗率通常高达30%-40%以上。此外,绿色食品生产中对农药使用有更严格的要求,使得鲜食玉米在田间更易感染病虫害,特别容易受到穗期害虫的危害,给农户带来的损失。面对鲜食玉米种植中的这一难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班丽萍带领科研团队通过生物防治手段,为鲜食玉米减少病虫害,为种植户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经过多年研究,班丽萍团队探索出了以赤眼蜂、白僵菌等为代表的“以虫治虫”防治技术,同时辅以福戈等为代表的高效低毒化学防治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玉米穗部虫害发生,使田间蛀穗率降低了20%左右。
作为北京市粮食作物产业技术体系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岗位专家,班丽萍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对北京地区鲜食玉米田间蛀穗害虫进行持续多年监测分析,终于找到了其发生规律,找到了最佳的防治时间点。同时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粮食作物创新团队的支撑,通过大量田间试验,筛选出了一批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植物和微生物农药,优化了防治方式,实现了对鲜食玉米蛀穗害虫高效精确地防治,同时节约了防治成本。同时,还对如何有效用药,进行了优化,针对微生物农药白僵菌附着性不佳、药效持续时间短等问题,提出改良方案并实验事实,进一步降低蛀穗率,防效达到80%以上,能与高效化学农药相媲美。
“鲜食玉米是指乳熟期收获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嫩玉米,是一种集粮食、水果、蔬菜为一体的经济作物,分为糯玉米和甜玉米,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蛋白质,因此倍受消费者欢迎。”班丽萍介绍,病虫害防治对于鲜食玉米产业良性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至关重要。经过多年努力,团队最终整合出一套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鲜食玉米穗期害虫绿色防治技术体系,高效地解决了穗期害虫防治难的问题。通过本技术体系防治鲜食玉米穗期害虫,有效降低蛀穗率,每亩商品穂提高50-100穂,每亩的经济收入提高100元以上。据悉,该项成果加速开展规模化示范工作,有效带动起一大批京郊种植大户,目前推广面积达已经超过2万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